一斤贵至百元的榴莲,如今在国内最低只需9.9就可享受。
据多家媒体报道,四月初榴莲的每斤身价高至百元,其中品质最好的猫山王榴莲价位在90—160元/每斤左右,并有“水果中的爱马仕”之称。但五月以来,榴莲的价格却“大跳水”,部分南方城市甚至降到每斤9.9元,带动了消费者的榴莲狂欢。
曾几何时,中国尝试引种榴莲却屡败不止,泰国、越南就变本加厉不断抬高水果价格。如今“天价榴莲”被国人拉下神坛,邻国开始焦虑了,当地媒体发文批评:榴莲的“奢侈品”地位,正在被中国技术摧毁。
事实上,不仅是实现“榴莲自由”,同样被视作“水果贵族”的阳光玫瑰、一口赛黄金的“青春素”,都被中国技术摘下“天价”的标签。
一、榴莲走向“平民化”,技术是关键
“一小块三四十、随便挑个小头的,抱走也要几张红钞。”榴莲在“水果刺客”中一直是位居前列。然而天价榴莲的背后,主要原因还是在于“卖方市场”。
中国人酷爱榴莲,作为“全球第一大榴莲进口国”,自2014年起,国内榴莲需求量以年均14%的速度增长。但这种让国人欲罢不能的水果,却因为气候和环境问题,几乎无法实现本土培育。
看到中国无法自产,以泰国、越南为主的榴莲出口国就“放心地”扩大种植规模,并将价格越炒越高,甚至“变本加厉”地将部分榴莲卖到几百元一斤,中国人却只能“照单全收。
2019年,随着40棵海南榴莲树突然结果,这种无可奈何的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。
我国农科院热带水果研究院的科学家们,在这40棵结果榴莲树的基础上,进行榴莲实生苗的成功嫁接,实现了幼苗成活率高达98%,并在2020年实现了本土榴莲的精准化量产。
据媒体报道,我国三亚已拥有1400亩本土培育榴莲,预计今年将实现约490万斤产量,与此同时,云南昆明的榴莲已大量上市。在本土榴莲的强力竞争下,进口榴莲价格一夜间“跌落神坛”。
进口商品一旦国产化,就意味着价格大幅下跌,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超市里曾卖到300元一斤的“阳光玫瑰”,经由四川西昌突破种植技术后,价格已跌至10元。
今年大热的国产版“若反”(流行的青春素机制),价格同比收跌了90%。据美国外试剂网站数据,其海外竞品一次服用“贵比黄金”,官方价位一度飙升至5位数。国内团队在原有成分的基础上,优化全酶萃取技术,提高99%的提取纯度。更有业内人士表示:国产技术升级促进产业的提质降价。
二、泰国不乐意了:中国坏了规矩
官方统计,预计到2024年,仅三亚的榴莲果树就能实现4.1万吨的产量,基本和越南进口量持平。
而泰国却不乐意了,直呼“中国在破坏市场秩序”。
要知道,中国每年能消耗掉82万吨榴莲,而泰国榴莲以高价长期占据中国90%市场份额,仅2022年泰榴莲就赚走了两百多亿,我们几乎养活了当地一半的果农。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“钱袋子”,他们自然不肯放手。
国内产量虽一时难以撼动进口榴莲的地位,但从国内降价趋势可以看出,随着国产技术成熟,中国人不仅要将“钱袋子”握在自己手中,将来有望在海外市场扬帆。
在此之前已有先例证实,国产崛起之路不可阻挡。以上述国产青春素“若反”为例,该补剂在多年前已被美国贝勒医学院、哈佛实验室证实,其核心物质可延展人体30%生命期限,一度在海外走红。
率先将其导入实体产业的海外品牌,凭借先发优势以2万/克的天价收割我国老人,彼时国内老龄康养产业刚刚起步,国产品牌“若反”并不出彩。数据显示,入驻京东第一年,国产品出货量、关注度都不及外品一半。
为突破桎梏,“若反”母公司香港genehabor企业在基础版上对原料、包装进行升级,推出的新复合制品,带动国内生物抑衰产业的“降本增益”,迫使行业价格降低9成。京东公布的数据中,国产出货量已稳居同品类榜首,成交达千万,其中海外订单逐年攀升。
三、“榴莲自由”要实现了吗?
今年6月,将有一批海南的新鲜榴莲成熟上市,不少榴莲爱好者欢呼:10块3斤还会远吗?
和冷链运输的进口榴莲相比,自家人种的榴莲以生鲜方式进入市场,在口感和价格方面自然更胜一筹。但要考虑成本等因素,要想达到“10元3斤”仍要一段时间。
值得关注的是,“天价”并非常态,国内一直在为实现“榴莲自由”而努力。
为减弱泰国榴莲的“议价权”,我国不仅引进了越南榴莲,今年还开通了菲律宾榴莲的进口通道,当地农业部宣布将送5.4万吨榴莲进入国内。
随着榴莲市场竞争加剧,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,未来“水果爱马仕”榴莲,也能走进普通人的果盘。